最近,暑假才刚刚开始,就听到不少父母吐槽抱怨,说孩子手机不离手,太难管了。
天天和孩子进行拉锯战,亲子关系紧张。越不让孩子碰手机,情况越糟糕。甚至最后发展到摔手机、打孩子等过激行为......
对此,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爱玩手机的孩子真的快乐吗?其实沉迷的本质并不是寻找快乐,而是缓解空虚和无力感。
换句话说,孩子是先有心理匮乏感,而后才会沉迷于手机。
而沉迷的根源不在短视频、游戏,最关键的因素是家庭,核心在家庭教育里。
孩子,其实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5岁的小男孩哭着对自己的爸爸说:
“天天你就知道让我学习,可全家就你不学习,还在那里玩手机......
就你会在家里那么早睡觉,还晚起,你还老玩你手机上的游戏,你的手机没收,不许再玩了。”
看着男孩气嘟嘟的表情,觉得特别好笑。但男孩的话表达出了孩子的真实感受,也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家庭现象:
生活中,很多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一边呵斥孩子放下手机,一边自己醉心于手机不能自拔。
每一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手机成瘾的家长。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家长自己做不到,却拼命要求孩子。有句话说得好: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映照出来的是父母身上隐藏的问题。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爱学习的人,前提是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家长;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自律的人,那么从今天起就和孩子一起进步。
当你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孩子也会慢慢明白什么是更满足的快乐;当你卸载游戏,去丰富人生的体验,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地把探索欲放在线下;当你广泛涉猎,学富五车侃侃而谈,孩子也会慢慢靠近知识与书籍,渴望变得和你一样优秀。
所谓教育,其实它并没有什么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后面的人跟着学,教育就自然发生了。
教育,是一种无痕的影响,从来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静待花开,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心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