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八九月之交,持续时间7~15天左右。从8月20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昼夜温差逐渐拉大,这35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的时期,加上“秋老虎”的双重侵袭,易诱发身体多种不适。
气象小科普
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华北、江南等地的高温闷热天气,许多媒体争相报道了关于立秋之后的高温是“秋老虎”天气的消息等,那么,三伏天里有“秋老虎”吗?
先讲“秋”,从天文上来说,北半球把12月至2月定为冬季,3月至5月定为春季,6月至8月定为夏季。9月至11月定为秋季。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冷热差异很大,自然季节的迟早也大不相同,用统一的四季划分标准是不合适的,考虑到各地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实际情况,划分季节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国气象学家参照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的物候与气温情况,制定出了季节划分的标准是:候(5天)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候平均气温在10℃到22℃之间为春、秋(这个标准只适合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等地另有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北京是9月上旬入秋,上海是9月下旬入秋。今年“立秋”是8月7日,把它作为秋天的开始,无论从天文上还是气象上都是不妥当的。
笔者认为,民间所谓的“秋老虎”是指“出伏”之后,天气仍然很热,持续高温。“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历书中的“三伏”日期是根据节气和干支纪日相结合得出的: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初伏、末伏都是10天,而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以今年为例,夏至是6月21日,其后第三个庚日(庚子)是7月15日,这一天是入伏,第四个庚日(庚戌)是7月25日,这天进入中伏,立秋是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庚午)是8月14日,进入末伏,到8月23日出伏。每年从入伏到出伏,即整个三伏天是从7月12日至8月27日的范围内变动,这正好是盛夏最热的时候。因为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最多,但地面储存的热量还不是最多,只有到了“三伏”,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的热量超过夜间地面散失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地面热储量才达到最多,散到空气中的热量也最多,天气才最热,再加上这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易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好,更促使气温急剧上升。同时,由于这段时间气温日较差小,空气湿度大,人们更感到闷热难受。今年8月12日是中伏的最后一天,天津、南京等地出现的高温应不是“秋老虎”,而是三伏天的天气。如果天津气象部门说,处暑之后气温才会降下来,就应了出伏后天气就渐凉了的这一情形。因为处暑是8月23日,刚好是今年三伏天的最后一天。如果把立秋(8月7日)后的高温认为是“秋老虎”,那么,末伏天就没有意义了。
(来源于2005年8月25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季元中)
发表评论